2011年10月5日 星期三

〈悼念丁亞傑教授〉


廈門大學 蘇新春
 
 
  9月23日收到李淑萍教授從臺灣發來的郵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很遺憾地來信給您報告一件事”,心中陡然一驚。兩年來李教授帶來的都是好消息。我往中央大學任教都是李教授在張羅,每次信都告訴著一步步的進展,沒讓我操一點心,以至4月份在中研院訪問時遇到擔任國科會客座教授專案的評審專家葉研究員,她說到入選難度之大,見我沒有一點感覺,頗覺意外。這是第一次見到李教授來信說到不好的事,不由得緊張起來。
  我小心翼翼地把目光移到第二行:“丁亞傑老師日前驟逝于山東……”,卻把我駭得口瞪目呆,“系內同仁無不悲痛扼腕,同心協助處理喪葬事宜,想起您與夫人林淑貞教授也有一面之緣,系內幾位好友討論後,囑我……。”從驚駭、悲痛中緩過神,翻找出628我們出遊新竹清泉張學良故居的合影,看著亞傑那祥和、沉穩的神情,看到倚在他身旁溫文爾雅的太太教授,想起了交往的點點滴滴。
  第一次與教授相識是在四月中旬。那天上午我和曹老師在文學院學術交流會上作報告,我報告的題目是漢語語料庫的創建、開發與完善,老師報告的是對一部古代經書的考證。臺灣高校中文系的學科佈局重在中國傳統經學和小學,對語料庫較為陌生,老師們對我報告中“權”在年度漢字調查中位於第203位的高頻,在小學生用字表中卻位於2465的低頻;“蝌”在年度調查字表中位於4824的低頻,在小學生用字表中卻位於1034高頻的現象頗感興趣,結合華語教學中的字詞安排紛紛提出問題,場面甚是熱鬧。這時一位中年男教師對曹老師報告提出了一個討論問題,具體內容我已不太記得了,只覺到他觀察的角度很是獨特,立即吸引了講者和聽者的思考和熱烈討論。散會後我上去與他握手道謝、道別,才知道他就是經學研究專家丁亞傑教授,底氣十足的中年男聲,話語中透著學術根柢的深厚,儒雅和謙和感染著在他氣場範圍內的每一個人。他說曾到過廈門,讚美那是一座漂亮的城市,下半年還將前往筼簹湖書院講課,邀請人是林興宅教授。興宅教授是知名的文藝理論研究家,與我同在廈大中文系,也是我崇敬的前輩學者。我和亞傑一見如故,相談甚歡,仿佛有許多因緣把我們連到了一起。
  我返回廈門的時間是7月底,6月下旬臺灣高校進入暑期,文學院和中文系在放假前分別舉行了兩場送別聚餐會。語言專業的老師商議著也要來一次集體活動,特意來徵求我的意見,最後確定了參觀新竹清泉的張學良故居地,用餐選在“山上人家”休閒農場,委託家住新竹的楊自平教授落實行程。清泉位於深山處,山高路陡,楊教授與先生怕路況不好,還親自駕車實地走了一遭,排出了詳細行程,出行日期就定在6月28日。那幾天受到颱風影響,陣雨不斷。李淑萍教授夜聞風雨難寐,心憂兩難,既怕風雨帶來安全問題,又怕錯過結伴出遊留下遺憾。好在28日清晨太陽爺爺露臉,終於如願成行。一大早我們從桃園中壢出發,到竹北與楊教授夫婦、丁教授夫婦會合,然後一起前往清泉。那是第一次見到丁太太林教授。林教授在中興大學任教,在新詩方面有深厚造詣,伉儷同攻中國文學,一位以古典名世,一位以新體見長,好一對令人豔羨的學者夫妻。歸途分別時,丁教授和林教授還以一罐珍貴的臺灣茶相送。品茗味情,分外意重。事後老師們多次感歎道,在中央大學共事十多年,這樣的集體出遊還是第一次。在我聽來則是感謝不已,同事們把如此鄭重的一次給了我,足見同事之間的情誼。每每想起新竹清泉之行,就會想起一起出遊的每一位。驚聞噩耗,第一反應就是找出清泉張學良故居前的合影,情之所不可抑矣。睹亞傑雅影,目光良久不能離去。
  中大中文系對訪問廈大有著期待,原希望在我7月底離台前能做出詳細安排,後因故暫停,將具體事宜委託給了剛履系副主任新職的亞傑。亞傑的突然離去,讓後來者對辦好此事就有了一種使命感。到海對岸走走,是生者逝者都有的共同心願。